教育部補助「傳統工藝 vs 當代創意專題系列課程」
傳統,不會在真空保護的環境中延續。 傳統的心跳要在現代已經缺乏熟悉感的情境中持續跳動, 需要的是 重新修復綿密交織、各司其職的動脈、靜脈, 讓有機主體能夠找回生命的能量。
100~101學年度
傳統,不會在真空保護的環境中延續。
傳統的心跳要在現代已經缺乏熟悉感的情境中持續跳動,
需要的是
重新修復綿密交織、各司其職的動脈、靜脈,
讓有機主體能夠找回生命的能量。
傳統工藝 vs 當代創意專題系列課程
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補助,分別於100學年及101學年舉辦:
- 100學年度「自然的禮物:臺灣原住民傳統纖維藝術與跨域創新研習」
- 101學年度「生命的演進:臺灣傳統編染藝術與跨域創新研習」
所謂「傳習」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以「建立傳統藝術的當代傳習教學模組」為目標,我們堅持所謂的「傳習」必須是:
一、跨領域轉化
在原生環境裡,傳統藝術為「用」而生,種種展現元素皆為共同的使用目的服務–無論生活工藝或是民俗信仰。而當代的傳統技藝和文化表現,因為脫離原生使用脈絡,經常成為專業分工下凍結保存的文物。
北藝大傳研中心認為,這樣的保存和傳習是死的,缺乏面對現代生活的反應力以及永續的動能,必須藉由傳習的過程注入當代社會思維與創意,促成不同文化形式的互動,才能激發傳統的活力。
二、傳統是創新的源頭活水
北藝大的師生擁有藝術多元的身體特質和手作能力,與一般學校有所不同,提供了一個傳統藝術傳習的特殊環境。
北藝大傳研中心由此作為基地,發展獨特的教育取徑,更希望習於現代藝術的北藝大師生能從自己的文化和傳統藝術得到養分與能量,並培養面對多元文化的謙虛學習和同理心。
三、創新轉化應來自全身心靈深化理解後的演繹,而非表層符號的擷取
基於這樣的理念,北藝大傳研中心認為,田野課程有無可取代的價值,讓已經與傳統文化有隔閡的新一代進到文化的原生環境,打開五感,感知工藝和民俗文化所蘊含的人情溫度、自然給予和知識厚度。
課堂—田野—創作
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的支持下,北藝大傳研中心對傳統藝術傳習的理想得以實現,連續兩年推動『傳統工藝vs當代創意專題系列課程』——100學年度「自然的禮物:臺灣原住民傳統纖維藝術與跨域創新研習」以及101學年度「生命的演進:臺灣傳統編染藝術與跨域創新研習」。
透過「課堂奠基─田野互動─實踐創作」的動態教學模式,帶領學生進入傳統藝術的有機社會文化環境(部落/社區),經由五大學習階段(學習、觀察、思考、創意、行動),達成深化技藝傳習、延續地方經營及擴展新領域的多重面向。
學年 | 100年學年度 第2學期 |
101年學年度 第1學期 |
101年學年度 第2學期 |
102年學年度 第1學期 |
課程 | 噶瑪蘭族香蕉絲藝術 | 卑南族傳統歌舞藝術 | 傳統草編藝術 | 自然染藝術 |
達悟族飛魚祭與工藝 | 樹皮布創作與布農族崁頂部落踏查 | 噶瑪蘭族香蕉絲藝術 | 布農族樹皮布藝術 | |
賽夏族傳統竹編 |
-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