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地不生

我們通常認為,人在固定的地方進行同樣的行為,就是家,就是居所。居所究竟止於何處? -越裔美籍女性導演 鄭明河(Trinh T. Minh-ha)

banner img

2024.5.13

展覽時間:2015.10.03(六)~2015.12.06(日)
地點:未來.傳統實驗基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0:00-17:00,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執行單位:勤嬉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弗耐‧瓦旦(Baunay Watan)、尤瑪‧達陸(Yuma Taru)、劉金蕉(Vika Dansikian)、蔡泉昇、黃秀、野桐工坊泰雅染織文化園區(Melihang Workshop)、蓋亞那工作坊(Guyana Workshop)、花蓮縣秀林鄉公所、揭雨成

我們通常認為,人在固定的地方進行同樣的行為,就是家,就是居所。居所究竟止於何處?
-越裔美籍女性導演 鄭明河(Trinh T. Minh-ha)

影片中三個女人的故事有著兩個共通點,第一個是她們仍然種植苧麻,第二個則是腳下種植苧麻的這塊土地,既是她們的定居之所,亦是遊歷之地。

尤瑪‧達陸,29歲時毅然辭去穩定的公職工作,回到苗栗縣泰安鄉大安部落向泰雅族的外婆學習織布,「外婆的苧麻」讓她從無到有開墾出了一片苧麻園,並準備以苧麻再一次開拓部落新世代的未來;劉金蕉,臺東縣關山鎮崁頂部落的布農族新婦,對自身文化,這位平埔族新嫁娘展現出比部落族人更強大的驕傲執著與傳承能量;黃秀,初為人母,本是臺北做西裝洋裁的小姐,卻帶著阿嬤的苧麻種籽,在宜蘭縣南澳鄉武塔村落地生根。

無論無常土地如何幻化,苧麻依舊漫生茁壯。三個異鄉女子透過種麻織布,循著原鄉的聲聲呼喚,闢建了一片新的沃土:外婆厚暖的記憶織錦,啟動了尤瑪‧達陸對泰雅女性力量的追尋,更成為復振泰雅染織文化的回歸行動;為了女兒的心願,平埔族的布農媳婦劉金蕉在崁頂部落開啟了種苧麻的新傳統;黃秀則堅持以阿嬤「古法」在安居之所種植苧麻、處理纖維、備麻與織布,世代流轉,黃秀的身影與老家的阿嬤也逐漸融疊。
如果一個人在同一個地方,固執的持續進行相同的行為,所成就的就是家,就是居所,那麼,這居所,這雙腳踩踏的土地,一定也是一段前往「未來記憶」(future memory)的旅程開端。

系列活動

2015年10月3日(六)14:30~16:30 一起種苧麻、織布歌live show
2015年10月4日(日)13:00~17:00 原創市集
2015年12月5日(六)10:00~12:30 苧麻採收與刮麻實作、苧麻纖織工作坊
2015年12月6日(日)11:00~16:00

原創小市集:我愛手織棉麻衣【擺攤報名】 

焦點講座:
2015年10月17日(六)
14:00~16:00

野桐工坊泰雅染織文化園區
弗耐‧瓦旦導演(Baunay Watan)

親子手抄紙DIY:
2015年11月14日(六)
14:00~16:00

二皿手作紙設計

焦點講座:
2015年11月29日(日)
14:00~16:00

台灣麻的故事(暫訂)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戴寶村教授

系列活動持續推出中,最新消息敬請關注Facebook粉絲頁:未來.傳統實驗基地The FuturePast Lab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