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玉敲金,異國風情-甘美朗之美
延續2013年傳統音樂學系與傳統藝術研中心合作完成「第19屆夏威夷檀香山藝術節」所累積之「陣頭藝術」教育與展演的成果和能量,2014年音樂學系、傳統音樂學系、動畫學系與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將合作共同參與「2014年峇里島藝術節」。
2024.6.4
文字、攝影/張雅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研究生)
甚麼是甘美朗呢?相信許多人甚至沒有聽過這個名詞,甘美朗其實是印尼傳統鑼鼓合奏樂隊的總稱,為東南亞鑼群文化之一,更是印尼的代表性樂隊,主要分布於爪哇島及峇里島。而甘美朗一詞由原文Gamelan音譯而來,Gamel原有「槌子」、「打」或「敲擊」的意思,後面再加上用來標示名詞的-an,正巧用以代表以旋律金屬敲擊樂器為主的甘美朗樂隊,在印尼已流傳至少有千年的歷史。相信大家一定也很好奇,這樣有特色的甘美朗的樂器是因何而來?又是怎麼出現的呢?來看看印尼的神話故事,認識美妙的甘美朗吧!
甘美朗的起源-天神造鑼的故事
傳說中,甘美朗是由天神山陽古魯(Sang Hyang Guru)所發明的,根據爪哇的神話,山陽古魯下降至爪哇島,並統治著其他神祇,為了能夠發號施令,他鑄造了一面鑼,擊鑼來傳達訊息,剛開始效果群拔,但久而久之,諸神開始抱怨連連,說單個鑼的訊號難以分辨,於是山陽古魯又鑄了第二面不同音高的鑼,再不久之後,兩面鑼也開始不夠用,終於,第三面鑼就這樣產生了,有三面不同音高的鑼,訊息也都能夠正確傳遞,歡樂圓滿。這便是關於甘美朗的起源傳說,後來才又陸陸續續有不同的樂器出現,是不是很有趣呢?但其實甘美朗只是一個總稱,其總類非常的多,多麼多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甘美朗的奇幻世界!
峇里島多采多姿的甘美朗
如前述所說,甘美朗分布於印尼爪哇島及峇里島,其中又以峇里島的總類最為多數,且與中爪哇和西爪哇的甘美朗相較之下,峇里島的甘美朗更多樣化,種類多達2、30種,甚至更多,每一種甘美朗都各具特色,且風格較為鮮明,比起爪哇的甘美朗來說,活潑熱鬧許多,兩個地區的音樂風格大不相同。
原本甘美朗在印尼就經常被用於宗教儀式及各種慶典,亦常用來伴奏舞蹈和皮影戲(Wayang),在峇里島更是處處可見這樣的情景,只要有廟會活動或任何儀式等,一定可以發現甘美朗的蹤跡,聽見其美麗的聲響。也因為甘美朗的多功能性,厲害的甘美朗演奏者可說是要樣樣行,不僅會多種類的甘美朗,也同時要熟悉詩歌(常於儀式中使用)、舞蹈及皮影戲,而舞者以及皮影戲的偶師達浪(dalang)也會非常瞭解甘美朗的音樂,以配合音樂及舞蹈與戲偶的動作。
而峇里島甘美朗金屬鍵盤樂器由少至4個多至7個的音鍵所組成,雖然音不多,但可別小看巴里島甘美朗的技巧,除了需要在非常快速的樂曲中掌握音色、力度及聲響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困難的技巧,也就是「止音技巧」,咦?止音技巧有甚麼困難的?不就是把鍵盤按住就能止住了嗎?沒錯!但峇里島甘美朗的止音技巧可不只如此,它需要在右手敲擊下一個音的同時,用左手按住上一個敲擊的音。描述的很簡單嗎?相信若能親自嘗試,就知道有多麼手忙腳亂了。除了鍵盤樂器外,還有鑼(gong)、鼓、鈸(cheng-cheng)、小座鑼雷雍(reong)、笛(Suling)等。另外也有竹製的甘美朗,非常多彩多姿!
傳統與創新-北藝大臺灣獅遇見巴龍獅計畫
此次北藝大讓臺灣的北部開口獅與峇里島巴龍獅相見的計畫,也促成甘美朗與臺灣傳統音樂的碰觸並產生新火花,這一次北藝大團隊帶了南北管的樂器前往峇里島,並與合作團隊Sanggar Paripurna的甘美朗樂隊一同合作,創作出屬於此次表演的精彩音樂,使用的甘美朗則為賽瑪佩鼓靈甘甘美朗(Gamelan Semara Pagulingan)。南北管樂手由北藝大的蔡淩蕙老師帶領,峇里島甘美朗樂隊則由I Gusti Sadarta老師(以下稱呼Pak Gusti)為首。北藝大音樂團隊在臺灣時就已準備了幾首樂曲,並利用甘美朗音樂交織(Kotekan)的特色套到原有的北管樂曲中,將甘美朗的音樂特色添加到南北管的音樂中,增添音樂的豐富度,再與臺灣獅搭配動作。
到達峇里島,Pak Gusti聆聽北藝大團隊的音樂後,開始了兩個國度的音樂交流。此次完整的音樂大概有三種形式的結合:1. 嘗試將甘美朗音樂與Kecak加入既有的南北管音樂及臺灣民謠;2. 嘗試將南北管音樂加入甘美朗音樂中及利用Kecak的形式呈現;3. 南北管音樂與甘美朗音樂輪流演奏。
第一種形式是如此進行的,當Pak Gusti聽完南北管的音樂,構想後,再與甘美朗的樂師討論,要怎麼與這些音樂做結合,尤其還要考慮到甘美朗的七聲音階(甘美朗有兩種調音系統:五聲音階絲蘭朵(Slendro)與七聲音階培樂Pelog)並非大眾所知的七聲音階,而是有微分音的概念,因此Pak Gusti找到甘美朗與南北管有相同的音再請樂師加入可行性的旋律。第二種與第一種相似,僅是角色互換,蔡淩蕙老師與同學們聽完甘美朗音樂後,一起討論要怎麼加入其中,可能是加入同樣的旋律,也有可能是即興的加入,再者是把在北藝大所學的簡易甘美朗樂曲變成人聲Kecak。第三種則有「拚臺」跟「Battle」的感覺,南北管與甘美朗各自演奏自己的音樂,並輪流演奏。三種形式所組合出來的聲響效果都非常令人讚嘆,跨國的音樂交流及合作是如此的有趣並美妙,不只演奏者們,相信所有參與者、演出者、觀眾等聽到整場演出的配樂也是非常感動的。
小小樂隊、大大聲響-賽瑪佩鼓靈甘甘美朗(Gamelan Semara Pagulingan)
傳說中,這種甘美朗的形式是來自於賽瑪拉(Samara)神,賽瑪拉神是巴里島的愛神,因此賽瑪佩鼓靈甘甘美朗又可稱為愛神甘美朗,是不是很浪漫呢?而愛神甘美朗就如其名,聲音非常的甜美,有著耐人尋味、飄渺虛幻、令人陶醉的奇幻魔力。在峇里島封建時代時,愛神甘美朗作為當時宮廷音樂,且這種細膩的音樂是專門用來為王公貴族與嘉賓助興的,亦經常為宗教儀式、宴會等而使用。到後來,愛神甘美朗成為了傳統舞蹈雷貢舞(legong)的標準伴奏編制。
於峇里島期間,北藝大團隊也學習愛神甘美朗的音樂,以達到真正交流的目的。在愛神甘美朗的體驗中,學生們練習甘美朗很重要的音樂結構「交織」(Kotekan),深深地體會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每個人的工作看似簡單,也許只要敲一兩個音,但要有默契地組合成一段旋律卻是非常困難的,從峇里島的傳統藝術文化中可學習到的不只有藝術本身,最重要的是他們精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