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傳研經典講座0502–木藝 X設計

回顧燦爛五月「傳研經典講座」第二場次講座讓我們將主題拉回「傳統工藝」的製作文化脈絡之中,焦點落在「木藝 X 設計」,討論傳統木雕技法與設計創作如何共創與磨合。

banner img

2024.6.4

活動回顧:2023傳研經典講座 │5月2 (二)
講座主題:「木藝 X設計」

回顧燦爛五月「傳研經典講座」第二場次講座讓我們將主題拉回「傳統工藝」的製作文化脈絡之中,焦點落在「木藝 X 設計」,討論傳統木雕技法與設計創作如何共創與磨合。
從一張由在地工藝、國產材料及本土設計的組合,所創作出的總統府原木辦公桌「生根桌」作為起點,傳研中心邀請2016年當時跨界合作聯手打造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主任陳殿禮教授,以及負責前飾板木作雕刻的人間國寶陳啟村藝師,以「生於天地初,根茂臺灣土」的創作理念下,闡述分享如何結合臺灣木工藝與設計,及其木藝技術保存的重要性。

活動側寫

講座開場由本校名譽教授林保堯為我們點出了二位主講者在木藝領域的獨特貢獻。首先提到陳啟村藝師在傳統木雕領域的精湛表現,他讓我們看到過去所謂「老師傅」的工藝駕輕就熟地展現,同時也不斷地融合新的創作技術和觀點,展現出屬於當代的木藝風貌,並於接近花甲之年已獲得文化部登錄為國家重要傳統木藝木雕保存者(人間國寶),同年亦得到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頒發國家工藝成就獎之頭銜,表彰其投入工藝領域努力不懈並具有卓越成就及貢獻之肯定。另一位重要講者則是任教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陳殿禮教授,一方面主持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具有國際暨全國技能競賽的裁判長背景,是將木藝這項傳統帶入社會、融入生活的重要推手,不僅在學校教授讓木藝作爲產品的工業設計,更帶領著臺灣工藝人才出國展覽、比賽。以上兩位主講老師在木藝上對於「傳統」與「創新」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及思考。

由米開朗基羅所觸動的雕塑藝術創作生命史

陳啟村藝師一開場以生命史的角度與大家分享及談述傳統木雕的研習歷程,他說:「上天給我最差的條件,但是給我最豐富的養分。」小時候住在台南府城靠近鹿耳門天后宮附近,生長於一個鹽工之子的家庭,經濟較不寬裕而且父親早逝,當時父親曾於病榻前與他促膝談心,詢問他國小畢業後的志向,當時年幼的他由於愛畫畫,思考片刻就暗自決定以雕刻學習為目標。1976年師承福州林依水老師學習神像雕塑,開始了4年的學徒生活,17歲出師後於那年有二件事情對他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是入職了「人樂軒」擔任第三代掌門的頭手師傅,二是由台南社教館的書展購得一本《米開朗基羅雕塑》的畫冊。前者在學徒時期看到許多福州派及泉州派造像雕刻藝術的不同,1982年促使陳啟村藝師策畫了全臺走透透的神佛造像田野巡禮,足跡遍及台南、高雄、彰化、台中豐原、苗栗獅頭山、基隆月眉山等;後者則了解不一樣的人體結構和雕塑的新視野,進而開始自修現代美學,學習素描、繪畫及木刻版畫等,後來影響陳啟村藝師在傳統工藝及現代美學之間的藝術探究及表現。

2016年陳啟村藝師應陳殿禮教授的邀請加入總統桌的製作團隊,共創的契機,初識在一個評審的場合,主要負責〈生根桌〉前面雕刻飾板的製作,在製作層面,陳啟村藝師分享二個特點,一個是異木鑲嵌工法,使用12種臺灣原生種的木料,由陳殿禮教授提供許多不同的木料而才產生的鑲嵌工法的工藝展現方式,包含:櫸木、紅檜、烏心石、牛樟木、楓木、楠木、肖楠、紅豆杉、白楊、茄苳、相思木及扁柏,運用木料本身的顏色及紋路來增添藝術性,而且主料櫸木的年輪依陳啟村老師的判別至少有1200年以上,可說是「因緣千年已定」,因緣俱足之下就已經注定這顆櫸木要來製作總統的桌子,而這個想法又是由米開朗基羅的論述所啟發!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論述,他認為:「神也是人(身形),佛也是人(身形),假如要做神、做佛或做人,不外乎都要從人體結構開始」並於1986年成立啟村雕塑工作室,開啟了在傳統木雕工藝上注入當代創新視野的木藝之路。

「定根回魂,不再漂泊」文化是傳統走向創新的根本

下半場由陳殿禮教授為我們主講「傳統文化創新‧藝起來」,點出傳統藝術重要思考──「文化」是傳統與創新的根本!如果沒有以文化基礎的根,由這根樹所長出來的果實,就不會有臺灣的DNA!以一個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傳統與創新兩者之間的平衡,其實就是一個尋根、尋找靈魂的過程。

由公東高工(臺東縣私立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家具木工科出身的陳殿禮教授在技職教育體制下成長,他略帶戲謔的口吻說自己其實是爲了生存而走上木工這條路,但這條路卻讓他以木工作為起點而開始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經歷,在職訓中心工作十年、讀過成大、讀過師大,最後成爲教授,也曾負責過全國技能競賽和國際技能競賽。對於將工藝技術作爲職業的經濟層面和實用層面,大概很少有人比他更有實務的經驗,也讓陳殿禮教授回顧這些歷程,由於自身的跨領域學習經歷,在後來的設計教育傳授中得到許多啟發,最終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定根回魂,不再漂泊」。「漂泊」泛指身體的漂泊或心理的漂泊,其中心理的漂泊則是要找回自己的「根」,所以「定根」很重要,特別在藝術創作方面,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根,那麼你的藝術創作則是漂的,如同大樹沒有土壤及養料可以汲取而無法定根,所以,設計這條路要以文化為根基,找到自己的文化內涵作為理論基礎,才能進而開始創作。

回到主題上的討論,陳殿禮教授提到「藝」起來的解釋,有「一起」的意思,也有「藝術」的解釋,再來是深入「易經」的內涵作為文化涵養的討論,簡單來說,從傳統到創新的過程是需要以文化為根本的討論。如同陳啟村老師先前所分享的養成歷程,而這些生活的總覽基本上就是一個文化,相對而言在討論「創新」方面就是一個傳統走向創新的概念。陳殿禮教授以群經之首《易經》為思考主軸而提出〈螺旋創新理論〉,引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提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二,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另外又提及〈三生需求理論〉,以「外圓內方易思維模式」來解釋天時(生命)─人和(生活)─地利(生存),就《易經》的角度談論人、時、物、地及位而形塑一種環境,說明在太極的陰陽運作下,內方代表「理性」的思維 /分析,外圓則代表「感性」的創作 /設計,而提出一個以東方思維產出的論述基礎。簡而言之,陳殿禮教授為大家說明的是傳統工藝的面向不僅有技術的展現,有藝術的創作,還有知識化、系統化的學術累積。如同總統用的生根桌除了工藝、造型設計的展現之外,回到根本的思考而使用臺灣國產材(櫸木及檜木)並取其更深層的象徵意涵,生根桌外部用料為櫸木,象徵一「櫸」成名,內部用料則是使用檜木,則象徵「檜」活人生,期盼呼應設計理念讓使用生根桌的總統能夠帶領立足台灣、邁向國際,讓臺灣人民安康得以快活人生!

結語

文化是調和傳統和創新最重要的關鍵,唯有每個創作者不斷的去思考、追尋自己和文化之間的關係,我們才能在這個多變的社會中安身立命,不被快速變化的物質進步或亙古不變的傳統習俗所羈絆。關於文化和生命,陳殿禮教授有一套受到《易經》啓發的哲學,在短暫的講座時間中僅簡單地介紹〈螺旋創新理論〉及〈三生需求理論〉,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爲根基而嘗試提出屬於東方思維的論述,試圖建構出一套能夠爲木藝工作者的生命及職涯提供指引的本土知識的嘗試。

另外,講座期間陳啟村藝師分享許多木雕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自己的雕刻半身像,是刻畫紀錄當時50歲時的模樣,對此陳啟村藝師面帶微笑說著:自50歲開始,現在60歲會再找時間雕刻完成一尊自己的半身像,若時間上若允許,直至70歲、80歲、90歲,甚至100歲,我都要繼續雕刻下去!此句宣言呼應著傳統藝師獨有的堅持與浪漫特質。

最後,本次的講座就在陳啟村藝師及陳殿禮教授二位主講人的精彩分享之後圓滿結束,雖然有著不盡相同的經歷,但在木藝這條道路之上,兩位老師不約而同的都正面迎向「傳統與創新」這個提問,並且都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所謂「今日創新‧明日傳統」,同時這些答案的實踐更是他們傲人成就背後的根本。

活動照片

北藝大傳統藝術中心(攝影黃冠傑)_-10
北藝大傳統藝術中心(攝影黃冠傑)_-18
北藝大傳統藝術中心(攝影黃冠傑)_-64
北藝大傳統藝術中心(攝影黃冠傑)_-100
北藝大傳統藝術中心(攝影黃冠傑)_-101
北藝大傳統藝術中心(攝影黃冠傑)_-1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