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工藝-噶瑪蘭族香蕉絲藝術
本課程以引領學生認識臺灣噶瑪蘭族獨特的香蕉絲工藝與文化為核心,「縱向延伸」作為規畫重點,從文化層面的認識、部落體驗學習、到創意研發等等,體會古老編織的魅力,連結臺灣原住民的生活工藝智慧,讓現代創作與設計更具生命力與個人發揮的空間,創造現代工藝精神的生活美學作品。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
曾經失落的工藝傳統,
靠著部落阿嬤的記憶努力重建。
銀色月光下、太平洋浪中,
香蕉絲編織起天地、祭儀、歌謠與人的故事。
在臺灣僅有噶瑪蘭族的傳統織藝使用香蕉絲,此技藝工序繁複,並伴隨敬神祈福祭儀,過去均由女性擔任,世代相傳,現今僅存少數部落長者勉力維繫瀕臨消失的傳統蕉絲織藝。
本課程以引領學生認識臺灣噶瑪蘭族獨特的香蕉絲工藝與文化為核心,「縱向延伸」作為規畫重點,從文化層面的認識、部落體驗學習、到創意研發等等,體會古老編織的魅力,連結臺灣原住民的生活工藝智慧,讓現代創作與設計更具生命力與個人發揮的空間,創造現代工藝精神的生活美學作品。創意來自文化的厚度,也來自親身體驗的感受,創意更來自對材質瞭若指掌之後的輕盈駕馭。
課程規劃
第一階段:課堂奠基
本階段分為兩個課程重點,首先是噶瑪蘭族和香蕉絲基礎認識,簡介編織與噶瑪蘭族之間的歷史文化背景、香蕉絲工藝的發展與應用等。 第二部分則是香蕉絲工藝的基礎研習,由實作教師從材料處理、纖維編織基礎技法等各式技法運用逐一實作示範,並現場個別引導練習。
授課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第二階段:田野互動
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到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從瞭解新社部落自然環境與人文生態開始,與部落長者的引導下,一起採集香蕉絲材料,學習如何刮纖、曬纖、分/接線、整經等線材備料,並跟隨部落媽媽的示範,學習實作基礎編織法,並參與觀察部落生活文化。
授課地點: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
第三階段:實踐創作
任課教師引導學生發表創意實作,並帶回部落分享學習成果,讓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為部落傳統工藝注入新的能量與想像。
授課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
課程師資
授課教師:江明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執行祕書
荷蘭萊頓大學考古學院博士(文化遺產研究)
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園區) 代理館長、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企劃組組長(專責黃金博物園區之籌建) 、中環美術館藝術顧問等職。
實作指導:陳淑燕
纖維藝術創作者
偏好原始植物素材的發揮,擅長運用樹皮布、立體手工造紙、植物染色等複合媒材與空間裝置。作品常探索人的內在生命與原始自然的關係。
出生自臺東鹿野高台。雖經歷城市洗禮、學院薰陶,內在生命卻越來越回應原始自然的呼喚!近幾年居住在花蓮東岸原住民部落,喜愛原住民古老智慧與取用自然的態度,藉由回歸原始素材與技術尋回原住民手工藝精神,將部落工藝傳統竹藤編魚簍創新運用於生活燈藝與空間景觀。近幾年陸續在花蓮投入部落的染織教學,希望能復振在地的傳統編織染色工藝技術與生活美學,發展具文化特色的工藝生活與產業。
實作指導:潘秀蘭、陳秀英、朱阿菊、陳文麗
傳統香蕉絲織藝藝術工作者
田野課程的主要香蕉絲藝師,其中朱阿菊為目前部落國寶級的耆老,高齡90多歲,為新社部落目前香蕉絲技術傳承之耆老之一。對於植物相當熟悉,相關知識與經驗豐富,住家菜園種植多種藥草,部落族人若有病痛有時亦常請其處理。
田野師資:林滿津
維納斯藝廊負責人
維納斯藝廊成立於1980年,是東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專業畫廊。積極培養地方的專業創作者,透過企劃展覽、製作紀錄片等方式,參與國內外重要藝術活動,期望以有限的民間資源,和無限的熱情與毅力,超越一般商業畫廊的機制,在臺灣的後花園-花蓮扮演藝術文化工作的民間推手。
田野師資:馬芬妹
染織工藝教學實務老師
日本文化女子大學家政學部生活造形學科畢業(織物)
曾任花蓮縣立瑞穗國中美術科教師、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技術組染織工坊前副研究員。其工藝專長於經緯梭織、植物染色、藍靛染藝、天然纖維等技術研究應用與產品研發設計,以及染織工藝研習規劃、實作指導、技藝調查、展覽講座與藍染工藝社區技藝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