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傳統音樂與獅陣展演工作坊
本工作坊與本校傳統音樂學系合作辦理,邀請印尼峇里島國立印尼藝術學院(ISI)I Gusti Putu Sudarta老師來臺與本校師生進行交流,學習峇里島傳統獅舞之音樂、舞蹈動作及相關工藝表現,作為啟動103年度以臺灣傳統獅陣與印尼獅陣的跨域交流参與「2014年峇里島藝術節」演出的首部曲,透過跨文化合作激發傳統獅陣藝術在當代國際場域的創新文化表現。
2013 年度
大師風範
I Gusti Putu Sudarta1965年出生於峇里島吉安雅縣貝杜魯村(Bedulu,Gianyar)的祭司家庭,九歲起無師自通演奏耿碟耳(Gender,金屬製鍵類樂器);在學期間以優秀成績直升峇里島的印尼藝術學院,並以最高分畢業於皮影戲系,得以留任母校擔任教職。教授峇里島傳統舞蹈、甘美朗音樂與皮影戲。
Gusti 曾多次代表學校及峇里島前往世界各國參加藝術節的展演,包括臺灣,因而有緣成為臺灣女婿,多次隨團或帶團到臺灣演出皮影戲、面具舞與歌舞劇等。近年來他與其他國家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合作創作及演出之作品,包括與瑞士音樂家合作的Bali Workshop(2000),係結合多媒體及傳統峇里島皮影的皮影戲節目,曾參加日內瓦及比利時藝術節演出;另一為2000年與澳洲藝術家合作製作的THE THEFT OF SITA, 於墨爾本藝術節演出,並且於 2001-2002年由澳洲製作公司安排世界巡迴,包括紐約以及瑞士、荷蘭、德國、英國、丹麥等國。
2007年秋季Gusti 應邀前往美國維吉尼亞州李其蒙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教授峇里島表演藝術及甘美朗音樂相關課程,並於該校及紐約多次演出皮影戲。2008年應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之邀,擔任國際大師班─峇里島音樂之任課教授,於國家演奏廳演出「峇里島的樂舞戲與生活」(民族音樂學講堂系列),包括音樂、舞蹈與皮影戲2010年於北藝大舞蹈學院擔任Kecak “Arjumna Tapa”的排練指導,2012年9-10月再度應邀指導北藝大的峇里島音樂與舞蹈國際大師班和克差舞。他對於峇里音樂與表演藝術之熱情和傑出的表現,深受學生愛戴。
除了現代化的展演舞台與教學之外,Gusti在峇里島也經常受邀於各地廟會儀式場合,表演儀式性的面具舞(Pajegan或Topeng Panca)與皮影戲。由於他深厚的文學、歷史及哲學修養與理念,使他在表演及教學上都深獲各界讚賞,尤其是他獨特的嗓音,常常在一場演出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皮影戲的演出,深獲好評。2014年Gusti 應台北偶戲館10週年館慶之邀,蒞台演出「仲夏夜之夢-南國影窗裡的美麗神話」。
課程特色
一、多元學習
延請國際藝師擔任師資,深化同學們對跨文化傳統的欣賞與理解,並將以進階性的肢體訓練與傳統音樂演奏為同學們陣頭展演奠基。
二、跨域應用
透過藝陣展演所特有的綜合性學習模式,鼓勵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交流合作。
三、創意行動
由師生共同發展完成公開成果展演呈現,衍生跨系演出的能量。
四、跨國展演
延續傳研中心於2013年參與「夏威夷檀香山藝術節」所累積之「陣頭藝術」教育與展演的成果和能量,2014年傳研中心將透過工作坊、學年課程持續推動「陣頭藝術」國際教學展演課程,開放本校大六學院學生跨系所選修參與,期望為臺灣傳統陣頭展演尋找更為精緻、反映文化深度的創造轉化。並甄選表現優秀者組隊前進峇里島,與當地傳統演藝團體Sanggar Paripurna共同創作、完成一場「2014年峇里島藝術節」創新跨域獅陣/劇場公開演出,藉由跨領域、跨文化的碰撞,觸動傳統在當代的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