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雨林蠟染大師工作坊
2011 年度
課程簡介
氤氳神山,犀鳥喙中開出赤豔的巨花,
紅毛猩猩遙吠出蠟汁融下的斑斕,
用身體感受雨林蠟染的熱學魅力。
蠟染是一種古老的染色術,在中東、埃及、祕魯、日本、新疆、歐洲、中亞、印度及中國等地區,均曾運用過這項工藝技術,在17世紀荷蘭人殖民印尼爪哇島時,才傳入歐洲。雖然起源不明,但這種布料工藝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印尼及馬來西亞,發展到藝術的巔峰。 蠟染須透過精細且一再重複的上蠟、染色及除蠟(水煮、蒸煮及熨燙)等工序,蠟在染色過程中扮演抗色的角色—有蠟封住的布料就不會上色。而一幅蠟染繪畫具有愈多顏色,就必須重複愈多次上蠟、染色、乾燥及去蠟的過程,才能獲得最後預期的效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於10月1日至3日舉辦「婆羅洲雨林蠟染大師工作坊」(Batik from Borneo JunglesWorkshop),邀請來自馬來西亞之專家學者Edric Ong與Michael Lim老師蒞校進行專題講座與舉辦馬來西亞蠟染工作坊,讓近百名師生藉此難得機會,親自瞭解與體驗馬來西亞傳統工藝文化。
課程特色
一、 專題講座:如何將傳統部落織染工藝帶入國際時尚舞台
10月3日專題講座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得主,來自馬來西亞的著名設計師Edric Ong老師以「透過時尚設計活化社區與文化」為題,深入探討20餘年來與沙勞越原住民社區一同創作藝術工藝,與參與世界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東南亞國協工藝推廣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的卓越工藝標章計畫之經驗。
二、 師徒相承實作工作坊
馬來西亞沙勞越傳統蠟染大師Michael Lim在兩天的工作坊中,先就蠟染藝術的歷史與繪畫等進行說明和介紹,讓學員們能夠對蠟染藝術之美與創作空間有更深刻的理解。親自教導示範每個蠟染的工序步驟與技巧,帶領著每位學員進行實作,一同體驗這項傳統工藝的奧妙。
師資
講座師資:Edric Ong
現任馬來西亞沙勞越工藝協會會長
2014年世界自然染織大會國際顧問、2012年世界自然染織大會主辦主席
Edric Ong出生於馬來西亞沙勞越的古晉,畢業於新加坡大學建築學系;Edric Ong在大學期間開始參加沙勞越文化調查,以及觀光旅遊沙勞越工藝村的建造,建築師執業超過 30年,是一名資深文化建築顧問。除了專業的建築顧問身份外,Edric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時尚設計師,並透過展覽與論壇參與在國際舞台上推動傳統工藝的保存與推廣。
Edric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肯定,同時也擔任數屆卓越工藝標章評審委員。活躍於國際舞台的Edric是現任馬來西亞沙勞越工藝協會會長、世界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副理事長及東南亞國協工藝推廣發展協會前會長、馬來西亞沙勞越社會工作協會負責人(其工作協會已成立25年);同時也是馬來西亞工藝美術學會副會長、世界手工藝理事會(WCC)及亞太地區理事會員,前任東協手工業推廣和發展協會(AHPADA)會長。
在策劃推動過許多國際性織品與工藝展覽之餘,Edric更主筆兩本關於沙勞越伊班傳統織品(Iban Textiles)及沙勞越地區傳統工藝的專書。從1999年開始,Edric已連續策劃主辦四屆世界天然纖維與織品雙年論壇(World Eco-Fiber and Textile (WEFT) Forum)。
Edric 透過展覽與出版長期投入關懷婆羅洲沙勞越地區伊班族部落,重視自然環境生態保護,特別擅長應用沙勞越伊班族(Iben)的傳統手工染織技術,創新天然素材與染色的ECO布料及設計時尚服裝,因而獲獎無數,也藉此支援伊班族婦女持續從事天然染織保存各項傳統工藝。
工作坊師資:Michael Lim
馬來西亞沙勞越傳統蠟染大師
Michael Lim從1960年代就開始展開專業藝術生涯,在絲、棉等各種布料上進行蠟染創作。作品採取傳統創作方法,將布染及蠟以十分費工的方式逐層上到選定的布料,以創造多層次色彩。 完成創作後,透過水煮及熨燙的過程,去除布料上多餘的蠟,展現出生動色彩及複雜設計質感。
Michael也致力於其他創作領域,如自然染技巧、銅器具製作、木雕、竹藤編及其他纖維藝術。他近期的蠟染創作完全以自然染料為主,展現出對環境自然的熱愛;目前更推動在傳統伊卡織品上進行實驗性蠟染創作。其前瞻性作品深受收藏家喜愛,散見國內外私人及專業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