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染織
纖維藝術創作者。偏好原始植物素材的發揮,擅長運用樹皮布、立體手工造紙、植物染色等複合媒材與空間裝置。作品常探索人的內在生命與原始自然的關係,近年來與部落工藝合作,將傳統竹藤編魚簍創新運用為生活燈藝與空間景觀,曾參與加拿大溫哥華冬奧燈節戶外燈藝裝置的展出並於,美國、加拿大、立陶宛、中國等地參與多起國際展覽、駐村與交流。

纖維藝術創作者。偏好原始植物素材的發揮,擅長運用樹皮布、立體手工造紙、植物染色等複合媒材與空間裝置。作品常探索人的內在生命與原始自然的關係,近年來與部落工藝合作,將傳統竹藤編魚簍創新運用為生活燈藝與空間景觀,曾參與加拿大溫哥華冬奧燈節戶外燈藝裝置的展出並於,美國、加拿大、立陶宛、中國等地參與多起國際展覽、駐村與交流。
竹籐草編
藺草編織藝術家
1963年生於苑裡,霧峰農工家事類美容科畢業。八歲時學習藺草編織,是為維持家計而習得此項技藝。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手工傳統技藝逐漸沒落,因深感可惜與不捨,決定「藺起爐灶」重新投入藺編的領域,以創新的工藝表現與教學推廣,讓藺草編織展現不同的藝術價值。
國寶級藝師
章潘三妹浸淫竹籐編織二十多年,將創意融入賽夏族傳統編織,作品曾獲第二屆國家工藝獎二等獎、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工藝獎編織類第二名、八十八年度原住民工藝文化徵選作品創作籐竹編類第一名等獎項。不只醉心編織,章潘三妹也擔任賽夏文化藝術團團長逾二十年,帶領族人四處表演,展現賽夏族的歌聲、舞蹈與祭儀文化。
竹器工藝師、前南投縣竹藝學會理事長
1956年出生於南投縣於。1981年創設日月新竹藝;羅川敦於2005~2006年曾擔任兩屆南投縣竹藝學會理事長;2006年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全國工藝獎;2007年受邀赴海地參與海地共和國竹材加工人才訓練計畫,培訓海地人民製作竹工藝品。

藺草編織藝術家
1963年生於苑裡,霧峰農工家事類美容科畢業。八歲時學習藺草編織,是為維持家計而習得此項技藝。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手工傳統技藝逐漸沒落,因深感可惜與不捨,決定「藺起爐灶」重新投入藺編的領域,以創新的工藝表現與教學推廣,讓藺草編織展現不同的藝術價值。
1963年生於苑裡,霧峰農工家事類美容科畢業。八歲時學習藺草編織,是為維持家計而習得此項技藝。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手工傳統技藝逐漸沒落,因深感可惜與不捨,決定「藺起爐灶」重新投入藺編的領域,以創新的工藝表現與教學推廣,讓藺草編織展現不同的藝術價值。

國寶級藝師
章潘三妹浸淫竹籐編織二十多年,將創意融入賽夏族傳統編織,作品曾獲第二屆國家工藝獎二等獎、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工藝獎編織類第二名、八十八年度原住民工藝文化徵選作品創作籐竹編類第一名等獎項。不只醉心編織,章潘三妹也擔任賽夏文化藝術團團長逾二十年,帶領族人四處表演,展現賽夏族的歌聲、舞蹈與祭儀文化。
章潘三妹浸淫竹籐編織二十多年,將創意融入賽夏族傳統編織,作品曾獲第二屆國家工藝獎二等獎、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工藝獎編織類第二名、八十八年度原住民工藝文化徵選作品創作籐竹編類第一名等獎項。不只醉心編織,章潘三妹也擔任賽夏文化藝術團團長逾二十年,帶領族人四處表演,展現賽夏族的歌聲、舞蹈與祭儀文化。

竹器工藝師、前南投縣竹藝學會理事長
1956年出生於南投縣於。1981年創設日月新竹藝;羅川敦於2005~2006年曾擔任兩屆南投縣竹藝學會理事長;2006年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全國工藝獎;2007年受邀赴海地參與海地共和國竹材加工人才訓練計畫,培訓海地人民製作竹工藝品。
1956年出生於南投縣於。1981年創設日月新竹藝;羅川敦於2005~2006年曾擔任兩屆南投縣竹藝學會理事長;2006年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全國工藝獎;2007年受邀赴海地參與海地共和國竹材加工人才訓練計畫,培訓海地人民製作竹工藝品。
